
Last Updated on 2021-09-05 by 賴瑞塔
你用心經營的品牌,不是你的,是消費者們的! 《 品牌關鍵思維 》這本書的封面,就先來個下馬威,利用引發好奇的內容,吸引讀者感到興趣。許多日常生活中正在發生,或者再平凡不過的雞毛小事,可能已經漸漸影響著你的品牌發展,但是我們卻常忽略了它。
身為品牌服務者,我被打動了,因為將品牌送進消費者的內心,是我們一直以來努力打造品牌的目標;作者又以「讓顧客自我感覺良好,打造雞皮疙瘩時刻」這句超強影響力的文案,傳達出打造品牌的關鍵認知,任何時刻、任何的身心感覺,都能幫助你定義顧客體驗與需求。
讀完這本書,也默默地視作者為偶像。希望可以藉由自己的分享,讓你更加了解品牌應用,無論是企業品牌或個人品牌!
一、自我介紹
首先,我想用自我介紹的方式,帶出文章開頭 —
哈囉!我是Rita,一個自帶正能量,並且在生活中能夠建立自信的品牌行銷人,可能這跟我的出生環境有關係,家人時常和我分享正確和足夠激勵的觀念,總是能夠讓我從挫折中努力站起來。
就像是7年前的澎湖空難,我載到了罹難者家屬,心中的恐懼讓我很想離職,但是家人卻站在公司立場,並和我說明公司遭遇問題,不能就這麼抽身走人。
另外一個自信的來源,是卸下空姐的光環之後,決定培養興趣和專業,並且很快地進入自己理想職務—品牌行銷公關,至今已經七年了。
雖然從中換了不同行業類別,但是每一道歷程,都是我認為很幸福的理想職涯生活,堆疊起來,便形成了自己的「個人品牌履歷」。
二、履歷表的秘密
讀完這本書的內容,也能從中引發共鳴。就像是自己能夠有機會進入理想企業上班,絕對不是因為公司能為我做什麼,而是我能為公司做什麼?
就像家人告訴我的「要站在公司立場思考」,所以在應徵之前我會去想,公司需要怎麼樣的人才?於是我會盡可能地去了解公司以及應徵的職務內容,並將自己的專業展現出來。
三、看你履歷的人
在現今時代,上網就能找到求職者的經驗和背景,如果你還是學生,就應該將履歷表看成一個機會,一個告訴世界自己是誰、告訴潛在雇主自己能為他們做些什麼的機會,因為看你履歷的人,他們尋找的是能讓他們自己顯得不錯的應徵者。
你的個人履歷就像是你的品牌,你需要有一定的區別度,這樣你的目標客群才能辨識出你,並對你的差異表示興趣。
四、最好的演講故事
當我們站在企業那位正看著我們履歷主管的角度時,了解到他們要應聘的是這位聘者能讓他們顯得不錯的人。同樣的,就好比一場演講,當我們聽企業家講述自己的成功經歷時,我們會希望這個故事和我們有連結,並且故事中的訊息可以讓我們用到自己的生活當中。
那麼,好的演講者若想要讓人們對自己說的話感興趣,就必須去思考—如何與聽眾的生活和願望產生共鳴?這也是我喜歡聽TED演講的原因,如此振奮、激勵人心啊!
五、內容看下來你學到了什麼
1. 成功的品牌關鍵必須「以顧客為中心」
就像是這本書的封面,文案的影響力打動了我。就像是我應徵工作時,必須站在公司立場思考,了解他們著重聘用哪一類人才?就像是你的個人履歷,雇主尋找的是能讓他們自己顯得不錯的應徵者。就像是演講者,聽眾希望這個故事和他們有連結,並且故事中的訊息可以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2. 「以顧客為中心」是以他們的熱情為中心
觸發熱情是一種強大的「以顧客為中心」的方式,可以建立品牌意識,建立與消費者之間的連結並最終說服他們。
無論你的愛好是什麼,都要讓它成為你生活中重要而公開的部分。分享你的興趣,尋找志同道合的人,並將你的熱情融入你的個人生活和職業活動中。就像在履歷中展現你對事物的熱情,就像演講者一樣分享熱情給觀眾,品牌更是如此。
當你和他人分享你的熱情時,實際上是在饋贈:贈送你的知識、天賦和熱情。不僅表現出真實的你,同時也讓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3. 展現熱情的同時,其實就是在做你自己
知道你代表的是什麼,這是建立品牌真實感的最佳方式,可以幫助你與顧客建立同步的品牌一致性。
在今天的消費時代,人們依靠他們購買的產品、他們使用的服務來告訴世界「自己是誰」。這表示某些東西可以讓顧客享受產品與服務之外的附加價值。
4. 進入顧客的心:帶他們從理智轉向情感
❝ 品牌的力量在於預先影響及強化消費者的決定,圍繞購買體驗創造情感圍欄。 ❞
如何才能提高你的品牌資產,佔據客戶的大腦?就像達美樂創辦人提到,達美樂做的不是披薩生意,他們做的是「下班下課後的晚上七點,我又不想做飯」的生意;做的是「哥們已經過來看比賽,但是冰箱裡沒有東西可以吃」的生意;做的是「明天是雙胞胎的生日party,而我已經連續工作一星期,沒有任何時間去買東西」的生意。
重要的是,準確地了解客戶願意購買的內容,而不是你的功能,他們在尋找你的價值,你提供的真實、內在、不可複製、他們在其他地方找不到的價值與利益。
六、大自然裡無真空

品牌關鍵思維
❝ 儘管製造商必須不斷創新才能保持競爭優勢,但絕對不能停止發展自己的品牌,否則他們的顧客就會跑去別家買。 ❞
在市場行銷的世界裡「感知就是現實」,也就是說,人們的感知確立了他們的現實。自然界裡沒有真空,如果你還沒有對自我進行定義,別人就會幫你定義。
例如我們相信星巴克咖啡比其他沒名氣的咖啡要好,那麼它就會更好。如果我們相信V O L V O汽車比我們負擔得起的其他汽車更安全,那麼它就是!
V O L VO建立的強大品牌價值是基於「安全」的情感裡。得益於V O L V O的產品屬性和品牌訊息,駕駛V O L V O的人可以認為自己是更好的父母、更好的配偶和更好的公民,因為他們駕駛的是一輛更安全的騎車。
七、雞皮疙瘩時刻
這也是我第一次聽到,並且決定和你分享,「雞皮疙瘩時刻」是一種啟發性的感覺,在任何時刻,身體的感覺都能幫助我們定義體驗。
雖然產品的體驗各有不同,但它們的基礎技巧都是相同的:它們都激發了我們的感官刺激,而有些產品會加強特定感覺來刺激購買。就像是蘋果公司設計點選舒適的鍵盤、響亮的摩托車油門聲音或是安靜無比的特斯拉電動汽車。
我覺得快樂是一件可以分享和享受的小事,但是我們似乎很難騰出時間去製造,尤其是在商業環境中。然而,當它經過我們的生活時,我們會深情地將它記住!
八、總結
最後,從首段的書籍封面、面試履歷到生活演講,我們學習到任何時候,品牌都要「以顧客為中心」的思考模式,並了解是以顧客的「熱情」為中心,而熱情地給予,正是展現品牌真實的自己,做自己!
並了解從「理智」中學習轉向品牌價值的「情感」模式,了解顧客為什麼要購買你的產品,你給他們的價值是什麼?內容中和你分享了達美樂和VOLVO汽車對於顧客而言的品牌價值與意義。
再來告訴你大自然界無真空,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的定位,如果你還沒有對自我進行定義,別人就會幫你定義。並且絕對不能停止發展自己的品牌,否則你的顧客就會跑去別家買。
上述和你分享完近三千字的一個月讀後心得,並利用三天的時間歸納出來,你有什麼體悟呢?這本書不是什麼理論書籍,作者藉由很多故事與他的個人經歷,巧妙地帶出品牌應用思維,這些思維無所不包。
謝謝你閱讀到最後,與此同時,我也希望你能感受到我對於品牌的獨厚熱情,哈哈!
書籍介紹
《品牌關鍵思維》出版於2021年4月,是《富比士》年度十大商業書籍,作者 布魯斯‧特克爾(Bruce Turkel) 被稱為「品牌天才」,創立全球品牌顧問公司的資深品牌專家,每週都在為福斯財經網撰稿,同時受邀CNN、美國各大校院和機構,講述專業品牌推廣、行銷和廣告知識,《紐約時報》常刊載他的文章。
您可能也會有興趣的其他文章
● 行銷公關的價值?了解工作帶給你的意義,職涯生活才會越漂亮!
● 對品牌行銷公關有興趣?新手必看!七個工作能力養成與個人經驗分享
● 【品牌行銷】新創公司該如何行銷?思考兩個層面讓你在創業路上少走彎路
● 傳統公司如何數位轉型?這裡分享一些觀念,讓你從迷茫中找到指引
我也會在這裡出沒 FB:Rita 賴瑞塔 / IG:@ritalaiofficial
▊歡迎你來擔任「讚賞公民」,你不需要花費,只需要簡單註冊,然後拍手5次,給予創作者更多鼓勵喲!❤️
Ann Hsieh
看完後讓我有更深一層的體悟,不管是在寫作還是在銷售都是可以運用!
這就跟換位思考一樣,我們用自己的角度就只看的到淺層,如果站在客戶的角度,才會知道需求。
這真的是一本很值得看的書! 很感謝你的分享!
賴瑞塔
相信這篇文章,你也會很喜歡( https://rita168168.com/brand-is-all-about-them-share/ ),我又將這本書的精髓統整了一下。
Bella
喜歡版主的分享,確實履歷就是在訴說自己,把自己的故事告訴大家,如果當自己都沒辦法把自己的故事寫下或說出的話,真的就需要好好檢討一下,為甚麼會發生這種事了。
賴瑞塔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故事,只是自己有沒有細心的觀察周圍與生活,然後用心地去記錄下來。
faxyohoogmailcom
“讓顧客自我感覺良好,打造雞皮疙瘩時刻”,這個副標下得真好,確實在日常生活中能夠促使我購買的,往往不是一個商品的功能,而是它提供的一種有別於其他同樣商品的價值切入點,而這些價值切入點往往是最能同理消費者的那個部分。
很棒的心得,謝謝你的分享^^
賴瑞塔
謝謝你喜歡,文章有讓讀者抓到自己想要的重點,我覺得就很開心了,你說得很好唷!!
fenbodynewlife
謝謝版主的好書推薦 最近在品牌經營上遇到了一些小瓶頸 感覺有點挫折跟沮喪 但看完版主的文章後感覺好了不少 讓我們繼續努力下去吧
賴瑞塔
品牌需要時間,同時也需要策略性地與大眾溝通,一起努力下去!!
miley
我對書中”看你履歷的人”超有感觸的,之前跟一個朋友談到想換工作(也是想換公關類的),他先打聽一下身邊友人是不是有可以轉換的工作機會,友人很直接地說”目前的職務,可以找到更年輕,可以說更多語言的年輕人,你會比較沒有優勢。” 雖然超級直接的,但真的不免讓我想到看你履歷的人,知道自己的學歷經歷雖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反而是你可以幫助到公司做什麼?
從這個角度去思考,才能讓自己有更廣的思維,麥莉也正在尋找自己的個人品牌,謝謝瑞塔的心得分享~我也想來看看了 ~~
賴瑞塔
謝謝你的分享,我覺得你也很棒!經營品牌就是要與你的客戶群有所共鳴,也要學習換位思考,我覺得這是經營品牌有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