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ast Updated on 2021-07-09 by 賴瑞塔
現在網路資訊發達,大家都可以在網上發表各種不同見解,瑞塔也就自己的新聞監測與吸收,想來跟大家談談品牌行銷之於數位行銷和網紅行銷的看法。
內容目錄
從品牌核心基礎 善用「數位行銷」延伸產品
我從事品牌行銷公關七年,這七年來很幸運都應徵到大公司服務,且都是發展完善的知名品牌企業,我發現成功的企業,都有自己的品牌精神、資產和價值,且都是靠各部門共同運轉,隨著時間5年、10年漸漸成為消費者心中的品牌印象,比如喜來登、摩斯漢堡,你說打造品牌有這麼容易嗎?
正是因為不容易,網上才有人針對新創業者或對不知名的品牌做發聲 :「當你還不紅的時候、當你剛創業的時候,別急著打品牌。」
瑞塔認為品牌運作真的急不來,不然這些大企業是怎麼走過來的呢?
從創業開始發展品牌核心、確立目標、實行價值到獲取信任,都是依靠起初的品牌定位溝通、宣傳通路呈現的一致性,並在識別顏色、包裝、廣告、通路等細節上,花上多大的功夫與心思才走到現在的道路上。
為了避免許多新創企業認為「品牌就是等賺到錢再來規劃就好的事」的觀念,最後導致後續想要花錢打造品牌時,必須投入更多成本,卻發現事情好像事倍功半。
事實上,數位行銷工具的盛行,不但沒有讓品牌行銷變得更沒意義,相對來說,如果能用正確觀念建立品牌核心基礎,還能更進一步善用數位行銷工具延伸、推廣來提高成效。
一篇聯合報(瑪格麗特談品牌/從人性出發 打造品牌價值)文章說到「很多人把如何『做廣告』和『建品牌』放在同一層思考,那是完全不同的層次。」、「我們相信,『做廣告』是戰術,有它的重要性,但『建品牌』是戰略,要考慮在戰術之前,不能混為一談」。
新創業者建立品牌的基礎「先從產品建立差異化」
數位行銷工具的出現,分散了消費者的注意力,仍有許多新創品牌知名度快速崛起,他們利用這些工具和社群等自媒體管道讓公司接觸更廣泛的客戶層面,相對也更加節省成本,還能在第一時間解決客戶需求。在科技便利、產品多元的時代,新創業者的品牌建立和溝通方式當然也會隨之改變。
到底品牌要如何提高「獨特性」和「差異性」如(數位行銷強勢助攻 品牌心佔率UP UP)分享,想發揮出新創品牌的後發者優勢,企業必須從產品建立差異化,並利用數位行銷工具、廣告更有效率的觸及潛在消費者,這是中小型新創企業進行品牌行銷的第一步。網路上的年輕消費者對品牌忠誠及認知也沒那麼高,更願意嘗試新品牌。讓陌生消費者購買產品並實際體驗後,也會對品牌建立相對認知。
現今品牌可以發展很快 「年度發展計畫」很重要
時代改變,對於光譜兩端的新創業者和傳統公司,應該抱持相互學習,新創品牌如果能向市面上發展長穩型的品牌學習「茁壯的大公司是如何經歷二、三十年仍舊屹立不搖」的趨向,不倫創業者建立品牌公司的目的與用意為何,大家所希望的是一個「前景」且必須源源不絕的生態滾動,這樣的創業才具意義,以及你想要得到的結果。
另外一方面「年度發展計畫」不可或缺,品牌走的是長遠性,不應該局限於眼下的淨利,如果能立定目標,隨時調整,才能走得更久,朝永續發展邁進。
我倒認為如果傳統公司能嘗試轉型或微型改變,接受現代數位文化,這樣產品接觸面不但更加廣泛,甚至還可以吸引年輕消費族群。
共享經濟不只是新創業者的權益,肯德基也跟風了(肯德基標語「吮指美味」因疫情而被迫停用!改當「slogan小偷」是哪招?)
請放心,我們是@McDonaldsUK #UntilWeCanFingerLickAgain https://t.co/6wIRth4pvJ pic.twitter.com/QRWhkEGFr4
– 肯德基英國(@KFC_UKI)2021 年 3 月 25 日
品牌和網紅合作 要重視「價值」和「陪伴」
我發現很多品牌在找網紅的時候,確實當下是可以帶銷售量的,但它卻不是永久性的,如果這個網紅到了別家公司,那粉絲是不是也被帶走了呢?
我建議品牌花錢請網紅帶銷售除了賣產品、打知名度之外也要重視這兩點:
(一) 品牌本身的價值,並將其動人詮釋出來, 讓粉絲能夠將你的品牌深刻的記憶在腦海,甚至愛上這個品牌!
(二) 在規劃內容細節上,除了拓展知名度、創造話題,如何才能讓品牌走進顧客生活裡,「陪伴」消費者,也是相當重要的思考方向。
你們有沒有發現網紅的長處,能夠帶出更多的產品體驗和更豐富的品牌感受 ,所以我們在網紅行銷的策略系統上,除了帶銷售,也要以「打動人」和「陪伴」為目標,就不是單單在形象風格上討論了結,這樣在制定相應的行銷合作成效指標時,除了「流量」之外,也可以進一步考慮粉絲的「進站率」、「下單率」、甚至是「心占率」。
品牌不等於商品 「信任感」是經營的關鍵
橘子集團品牌總監「陳秉良」提過「品牌不是商品,必須要長久經營」。
台灣網路遊戲公司「遊戲橘子」,以經營網路遊戲「天堂」而崛起;近年來更走出線上遊戲、手遊的世界,將企業規模拓展至電商、支付、通訊軟體、媒體、數位商務、設計等等。
當企業觸角延伸的越廣,就必須把「品牌經營」更當一回事,甚至可能會付出比製造、行銷商品更多的預算規格;陳秉良指出「品牌不能炒短線,必須要有一定投入,品牌不等於商品,不能只想以活動去包裝,煙火式的存在無法贏得消費者的心。『信任感』是品牌經營的關鍵。」
參考:企業社會責任不只展現公益態度 橘子集團品牌總監陳秉良:須兼具實際和永續
總結概括
總結上述,活動包裝和網紅及數位行銷等方案都屬於品牌的行銷工具和方法,來吸引消費者、打知名度的一種方式,除了推廣產品, 這一切的核心,都和品牌價值本身脫離不了關係,它就像是一個人,需要經過時間累積,CRM溝通、被定位、被塑造、被認識,漸漸拓展出它的人氣。
我想,今天也解除了很多疑惑,瑞塔幾乎每一任(傳統企業)老闆都不清楚到底”行銷公關”是在做甚麼的?所以不管任何行銷、活動、公關、媒體的大小事,都是落在我們頭上。我想,這些老闆們最熟悉的就是一旦遇上「危機處理」非品牌公關責任默屬了吧!(竊笑…)